新课程改革走过12年的探寻之路,它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打开了一扇窗户,促使教师去审视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思考教育本质问题,有人把此次课改誉为教育界的一场“五四运动”。
自上而下的、大刀阔斧的强势推进,点燃了一线教师的热情,他们纷纷参与进来,尝试改变自己的课堂,其研究氛围十分浓厚,有点“言必称课改”的况味。但时至今日,总感觉课改温度大不如从前,沉寂了许多,甚至出现了质疑声,仿佛又回到了“课改前”。“黄宗羲定律”曾警示我们,任何一项改革如果推行不力,往往会陷入“积重难返”的怪圈,回到比原来更糟糕的境地。其中原因,除去改革步入“高原期”一些自身的因素外,我们还应该进行冷静反思。
就基层教育来说,小学课改的力度与效果要优于初中和高中。这主要因为初中和高中要面临升学考试,成绩影响着择校。成绩好了,牌子硬了,其“效益”就会相当可观。考,决定着一切。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考试,就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时时刻刻在指挥着、左右着基层学校的办学行为。在一次教育科研活动中,一位高中教师坦诚表示,课改看不到成绩,他的最大乐趣和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各种考试题型。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改在基层的执行上所遇到的困惑与障碍。
因此,课程改革要顺利推进,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选拔、甄别人才评价体系,科学规划高考制度的内容与形式,支持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也需要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减少行政干预,摒弃一些狭隘的政绩观和功利思想,多为他们的专业成长提供一些平台和机会,引领教师真正成为课改的实践者、研究者和创新者。前者是“自上而下”的,后者是“自下而上”的。改革至今,课改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尤其是“自下而上”的力量来推动。这里的改革,离教师最近,离课堂最近。往往贴近基层的改革才是最真实、最生动的,才会充满无限的创造力。上级部门在不断调研、汇总和反馈草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完善和调整相关政策,使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那么,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如何才能处理好这个“自下而上”呢?
其一,关注人的发展。新课改实现了现代教育的逆转,这种转向的核心为两大标志性提法:一个是三维目标,一个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里,课堂不再是简单的课堂,而是一种课堂生活;学生不仅仅只是被教育者,而是“活生生”的人。也就是说,三维目标的设定与探究式学习方式的转变,都要落脚于能否有效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和生命的活泼成长。基层教育主管部门应清醒地认识这点,什么样的教育才适合学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学校,改变简单以学科成绩评价学校的短视观念,弱化考试在评价中的作用,从根本上解放学校、解放教师和学生,让学校教育焕发生机。
其二,完善课程体系。新课程逐步完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创生是地方对课程标准的科学解读,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引导教师将视野由课程标准向课程资源整合转移,提高可操作性,增加了课程资源的宽度与弹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在政策上给予鼓励与支持的同时,还应加强督导、落实。这种督导检查,应以走进课堂、调查问卷等形式为主,不能只是简单地看材料,查档案,走过场。发现亮点,就应及时肯定、推广、发掘学校特色;对于不足,就该通报批评。
其三,打造名师团队。风格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学改革必然阶段。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坚持“以德育魂、以文化人、以学养志、以体健身”的教师发展总体目标,建立所辖地区的名师培养计划和人才资源库,鼓励教师在已有教学经验与特色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有了名师的引领,广大青年教师的成长才会更快。(作者韩佳良,单位系山东省胶州市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