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咨询电话:
福建省学习科学学会
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一流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发表时间:2014-03-19     阅读次数:     字体:【

                      作者:徐永吉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一所大学,创造了540万个就业岗位,全球3.99万个企业与其渊源深厚,年收益达2.7万亿美元,如果将其看作一个国家,将是全球第十大经济体……这就是短短几十年间在美国迅速崛起的斯坦福大学。

  大批毕业生在创新创业上的杰出表现,是斯坦福大学教育实践活动成功的集中反映,其独具特色的培养创新人才的经验和做法受到广泛关注。

  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

  鼓励师生积极投身产业界。斯坦福大学允许教师和研究人员每周离岗一天到公司兼职,也可脱岗1-2年创办公司或去企业兼职,学校职位予以保留。允许学生休学两年创业再回学校继续完成学业。

  设置专门机构服务师生创新创业。斯坦福研究园是世界上第一个科技工业园区,开创性地将教育、科研、工业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斯坦福大学研究院是为创新创业提供尖端技术和战略咨询的综合研究机构;斯坦福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全力推广师生的技术创新成果。学校还设立了研究激励基金、鸟饵基金、缺口基金等孵化资金,为师生提供创业启动资金支持。

  制定以利益共享为原则的创新收益分配机制。对师生的专利转让收入,除扣留15%作为专利申请费和技术许可办公室运营费用外,其余收入由发明者个人及其所在学院、系平均分配,实现了专利技术的生产—服务—销售“一条龙”良性互动。

  创新教科研管理体制,为出成果、出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实行大学院制。作为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只设7个学院,其独创的“大学院”制对学科的交叉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如人文与科学学院,下设文史哲类和理学类30多个专业,承担了全校80%的本科教育和学位授予工作,以及40%的博士研究生教育工作。

  设立跨学科中心。学校组建了17个独立的由副教务长、科研处长直接领导,以教授、博士研究生为主体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实验室和研究所。这些机构是有单独编制、预算、办公(科研)场所的实体机构,占全校科研力量的20%。这些机构鼓励学科交叉,强调与各院系合作,为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有效平台。

  坚持科研项目导向。学校规定每个教授都必须有科研项目,所有教授都必须指导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从事科研实践。学校要求教授必须承担至少50%的研究生学费,学生必须完成教授规定的科研任务,而学校每年只支付教授9个月的工资。

  创新课程设置和培养机制,造就领军型人才

  模块化课程设置。由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活动课等5个模块构成课程体系。基础课、公共课主要由各院系提供,采用学分制与选修制相结合的课程管理制度,突出教学主体性,照顾学生的差异性,有效保证了具有广博知识的多元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

  灵活的授课方法。教学围绕专业特征和教学对象,采取讲解式、讨论式、问答式、案例分析、现场模拟等多种方式,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互补的、全面的教学体系,使学生接受多层次的综合培养。

  产学研紧密结合。17个独立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实验室和研究所是产学研一体提供专业选修课、实践活动课的主力军。它们开设的很多课程由教授与产业界、社区领袖组成导师团队授课,与学生共同探讨实际问题,强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创新人才评价体系,教学服务于个性化人才培养

  学校为学生的考核制定了多元化评价标准,按学历层次、专业领域区别有不同侧重。具体体现为考试考核多样化,采用课堂小论文考试、课后小论文考试、客观测试、口试、正式论文和项目设计等不同形式进行;激励学生投入科研实践,所有学生结业前必须经过科研成绩考核,可由学生自由选择专题报告会、学术会议演讲、参加优秀论文评比、完成独立的科研项目或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等不同形式进行;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8学分的课外实践课程是学生评价的基本指标之一,学校的20多种创业课程均要求安排学生到业界实习,考察学生实践活动效果重质不重量。

  斯坦福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乃至全球教育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重构本科教育,重视从基础层面培养学生未来对科研的兴趣,开发其研究潜力。我国应以“211工程”建设为重点,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纳入本科生教育的课程体系,使得本科教育不但培养可以直接创业、就业的劳动者,也可以为更高一级学历教育提供高质量人才储备。

  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大力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我们有必要打破目前大学内部各院系相对封闭的格局,鼓励、引导学科交叉,注重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研究现实社会问题,鼓励师生创业,为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合作精神。应“以我为主”,围绕整体人才培养战略和教育目标,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整合、引进全球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国内外师生双向交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徐永吉 作者系我国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馆教育参赞)

    《中国教育报》2014年2月12日第2版

 
上一篇: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高考科目将减少 不分文理
下一篇:让课改发生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