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价依据与重点
遵循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课标,下同)的基本思想,根据《2011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历史)》(简称省纲,下同)和各设区市中考说明的具体要求,对各设区市中考历史试卷进行全面、认真的分析与评价,做出本评价报告。
历史学科评价小组共收到全省九个设区市的试卷和自评报告,《厦门市2011年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仍然不符合省纲要求,评价组对厦门市试卷不予评价。本报告只对8个设区市的历史中考试卷进行分析评价,评价过程是在设区市提交上来的自评报告基础上,重点对设区市试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肯定试卷命题中的优点,指出其不足,真正发挥其评价的导向作用,为今后全省的中考历史试卷的命题工作提供更好的参照。
二、命题、审题人员及时间
各设区市注重命题程序的规范性,能够按照命题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重视审题环节对提高命题质量的作用,实行命题、审题人员分离。
表一:各设区市命题、审题人员,命题、审题时间情况表
地区 |
福州 |
泉州 |
莆田 |
漳州 |
宁德 |
三明 |
南平 |
龙岩 |
命题人数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命题天数 |
23 |
20 |
23 |
24 |
21 |
24 |
21 |
21 |
审题人数 |
1 |
1 |
2 |
1 |
1 |
1 |
1 |
1 |
审题天数 |
18 |
20 |
16 |
19 |
14 |
15 |
14 |
12 |
历史试卷的命题人员主要由各设区市、县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共同组成,中学一级教师以上职称。命题人员3人,审题人员1人,有些设区市历史审题人员多一位高中历史教师。命题时间一般在21天左右,审题时间一般在15天左右。这样的组成人员与较为充足的时间,保证设区市中考试卷命制的质量。
三、试卷总体评价
(一)定量分析
1.考试内容分布适当
表二:考试内容与分值分布表
设区市
内容 |
福州 |
泉州 |
莆田 |
漳州 |
宁德 |
三明 |
南平 |
龙岩 |
中国古代史 |
20 |
22 |
27 |
8 |
26 |
25 |
28 |
17 |
中国近代史 |
26 |
18 |
20 |
20 |
22 |
26 |
19 |
22 |
中国现代史 |
20 |
20 |
17 |
16 |
17 |
12 |
17 |
21 |
世界古代史 |
4 |
8 |
2 |
6 |
2 |
3 |
5 |
2 |
世界近代史 |
17 |
16 |
14 |
23 |
21 |
19 |
16 |
7 |
世界现代史 |
13 |
14 |
20 |
17 |
12 |
15 |
13 |
24 |
当地地方史 |
0 |
2 |
0 |
10 |
0 |
0 |
2 |
7 |
表三: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分值分布表
设区市
内容 |
福州 |
泉州 |
莆田 |
漳州 |
宁德 |
三明 |
南平 |
龙岩 |
中国历史 |
66 |
62 |
64 |
54 |
65 |
63 |
66 |
67 |
世界历史 |
34 |
38 |
36 |
46 |
35 |
37 |
34 |
33 |
几年以来,各设区市在中考命题时,其双向细目表中都能考虑到分值分布均衡事宜。从上述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各设区市的历史试题中的各板块历史内容所占的分值、中外历史内容比例较为合理。既符合实际,同时也符合省纲的要求。
2.各题型分值分布较为合理
表四:题型分值分布表
设区市 题型 |
福州 |
泉州 |
莆田 |
漳州 |
宁德 |
三明 |
南平 |
龙岩 |
题量 |
分值 |
题量 |
分值 |
题量 |
分值 |
题量 |
分值 |
题量 |
分值 |
题量 |
分值 |
题量 |
分值 |
题量 |
分值 |
单项选择题 |
20 |
40 |
20 |
40 |
20 |
40 |
20 |
40 |
20 |
40 |
20 |
40 |
20 |
40 |
20 |
40 |
改错辨析题 |
6 |
15 |
3 |
18 |
6 |
15 |
6 |
20 |
5 |
16 |
5 |
15 |
6 |
19 |
6 |
15 |
材料解析题 |
2 |
23 |
2 |
22 |
3 |
30 |
2 |
20 |
2 |
23 |
2 |
22 |
2 |
19 |
2 |
25 |
综合题 |
2 |
22 |
2 |
20 |
2 |
15 |
2 |
20 |
2 |
21 |
2 |
23 |
2 |
22 |
2 |
20 |
合计 |
30 |
100 |
27 |
100 |
31 |
100 |
30 |
100 |
29 |
100 |
29 |
100 |
30 |
100 |
30 |
100 |
全省各设区市题量大体在30小题左右,客观题与主观题的比例都是40∶60。其中单项选择题都是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综合题2小题,分值大约在20分。
差别比较大的是改错、辨析题,泉州只有辨析题,其他设区市都是改错、辨析题,分值都在15分以上,相差不大。
各设区市大分值试题都是材料解析3小题,综合题2小题,共5小题,一方面是突出主观题在历史学科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5小题分别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5个模块各出1小题。主要是考虑到知识的覆盖面和均衡性。
3.设区市的平均分、及格率基本达标
表五: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表
设区市
内容 |
福州 |
泉州 |
莆田 |
漳州 |
宁德 |
三明 |
南平 |
龙岩 |
平均分 |
|
78.9 |
57.1 |
|
|
|
74.0 |
63.8 |
及格率 |
|
82.2% |
52.6% |
|
|
|
75% |
62.2% |
优秀率 |
|
57.5% |
25.4% |
|
|
|
57% |
34.3% |
(二)定性分析
1.遵循课标和省纲要求,全省中考历史试卷基本统一
经过几年来全省中考试卷评价这一导向,目前全省除了厦门市外,其他八个设区市的中考历史试卷的命制工作基本定型和成熟。八个设区市的中考历史试卷命制都能以教育部制订的课标和省纲为主要依据,在命题原则、考试范围、考试形式、试卷难度、试卷结构等方面都严格遵循省纲的要求,全省中考历史试卷基本统一。
八个设区市的历史试卷都设置了四大题型:单项选择题、改错辨析题、材料解析题、综合题;客观题与主观题的比例都是40:60;单项选择题都安排20小题,分值都是40分。改错辨析题是福建省中考历史试卷的标志性特征,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形成全省各设区市中考历史命题的共识,现在八个设区市都很重视这一题型的设置,命制技巧也越来越成熟了。材料解析题与综合题的形式上也不断追求创新,更加灵活多样。
在此基础上,还能够结合地方史进行命制。漳州、龙岩等地的地方史仍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他设区市也能结合当地的教育资源,考虑到不同层次、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实际进行命制。
2.兼顾毕业与升学考试特点,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全省中考试卷都要兼顾毕业与升学这一考试特点,命制过程中更多考虑到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与生活的实际情况。全省中考历史试卷继续保持“稳中有变”、“ 稳中求新”的风格,基本做到不超标、不超纲,兼顾毕业、升学两考合一的特点, 科学把握试卷难度。试题质量明显提高,特别是材料解析题和综合题的情境设置每年都有进步,亮点较多。试题注重考查历史主干知识,本年度考查最多的主题与“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太平天国运动160周年”等时政热点相关,时代感鲜明,注意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注自己身边的事物。坚持“知识立意”与“能力立意”并存的命题理念,强调联系时政热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重视开发试题的教育功能,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注重试题形式的创新和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考查等。
四、试题评价与典型题例
1.关注时政热点,引导学生关心时事,体现时代性
每年的中考历史试题都不回避时政热点,各设区市试题都会依托时政热点,以时政热点作为载体或切入点进行试题命制,引导学生关注时政要事,体现时代性。学生在作答的过程中接受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这种命题思路是一个好的传统,应该继续坚持下去。
今年时政热点较多: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太平天国运动160周年等。对“周年”事件的考查是中考命题的一个永恒主题。这些主题均体现在各设区市的试题上。
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有关的试题有:福州卷第27小题、莆田卷第30小题、龙岩卷第29小题、南平卷第30小题、宁德卷第28、29小题、漳州卷第25小题、三明卷第28小题等。
与辛亥革命100周年有关的试题有:福州卷第6、29小题、泉州卷第24小题、莆田卷第28小题、龙岩卷第9小题、南平卷第28小题、宁德卷第8小题、三明卷第6小题等。
与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有关的试题有:莆田卷第27小题、南平卷第10小题、宁德卷第26小题、漳州卷第12题等。
例1:(龙岩卷第29题)
九年级某班同学正策划一期“党在我心中”的黑板报,分四个板块展示,请你一同参与。
【革命篇】
(1)以上是同学们挑选的两幅图片,它们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建设篇】
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上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2)1954年,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
【改革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社会主义在遭受挫折之后开始重新焕发生机。
(3)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哪一年?(1分)它作出了哪些决策使中国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感悟篇】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请你结合“改革篇”谈谈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参考答案:(1)图一:南昌起义; 图二:古田会议。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78年;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4)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政党。我们必须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结合“改革开放”、“拥护党的领导”话题回答)
评析: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成为2011年中考试卷的一个最重要主题。本试题通过“党在我心中”黑板报的形式,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历程分为三个时期:革命篇、建设篇、改革篇,并从中挑选出重大事件加以考查。最后是感悟篇,学生在作答的过程中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这样设题符合课标精神,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例2:(福州卷第29题)
福州在中国近代史上担当了重大责任,值得历史铭记的名人先贤为数众多。我们发起“追寻近代福州名人足迹”历史征集令,请你结合表2对所征集的名人按照专题进行筛选整理,并回答下列问题。
近代福州名人 |
林则徐(1785-1850) |
沈葆桢(1820-1879) |
黄乃裳(1849-1924) |
严 复(1854-1921) |
林 旭(1875-1898) |
林觉民(1887-1911) |
表2
【民族抗争篇】
(1)人物:
人选理由:他领导禁烟运动,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启蒙探索篇】
人物:严复
(2)人选理由:
【百年辛亥篇】
(3)人物:
(4)入选理由:
【读史明理篇】
(5)作为现代福州人,你从他们身上学到哪些精神?
参考答案:(1)林则徐。(2)译著《天演论》,是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3)林觉民。(4)入选理由:同盟会成员,参加广州起义,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5)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善于学习先进文化。(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可)
评析: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本试题以福州地方史人物作为切入点,考查福州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使命感。试题形式新颖,富有创新。把辛亥革命作为近代史中的一个环节来考查,显得更加自然。最后的读史明理篇,以福州历史人物自身的榜样来激励学生,命题思想得以提升。
例3:(泉州卷第24题)
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图7。
图7 清帝溥仪退位诏书
(l)图7体现了辛亥革命的哪一历史功绩?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多少周年?
材料二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杜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时间和标志。
材料三 建国以来反映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的“四大件”
时间 |
四大件 |
20世纪50一70年代 |
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
20世纪80一90年代 |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
21世纪 |
手机、电脑、汽车、住房 |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以来反映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四大件”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1)历史功绩: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或推确了清王朝的统治。100周年。 (2)时间:1956年底。标志: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或“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3)变化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科技的发展;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评析:本试题考查的时间跨度较大,贯穿着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试题反映社会热点问题,把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综合考查。力求贴近学生、贴近社会,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2.关注历史学科的体系知识,考查主干知识,体现基础性
各设区市均严格依据教育部制定的课标和省纲,并结合各设区市编制的《考试说明》进行命题。考查的内容均为课标要求的学科基础、核心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构建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是其终身发展所必需的知识储备。将考查历史的主干知识放在首位,特别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和事。
(1)在单项选择题题干中出现最多的关键词有:“最”字、第一、标志、转折等。
例4.(龙岩卷第7题)
下列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一批近代工业,其中最大的军事工业是( A )。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福州船政局 D.汉阳铁厂
例5.(泉州卷第1题)
你若要实地考察我国北方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粟的遗址,应到( C )。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陕西西安 D.浙江余姚
例6.(莆田卷第17题)
它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其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 C )。
A.《权力法案》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独立宣言》
例7.(福州卷第19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 B )。
A.日本偷袭珍珠港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攻克柏林战役
评析:上述的例子中包含“最大”、“最早”、“ 第一”、“ 标志”、“ 转折”等关键词,这在各设区市的历史试卷的选择题中均有出现。这些都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历史知识。这一体现基础性的命题原则得到有效的贯彻,适应了各市毕业、升学两考合一的学业测试评价改革的需要。
(2)在材料解析题和综合题中,设区市都能以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主干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
全省各设区市历史试卷在材料解析题和综合题的考查中,都涉及到重要的人物和事件,不出难题、偏题和怪题,与课标和省纲的要求相一致,体现历史学科的特征。这是多年来命题的好传统、好习惯,在今后的命题工作中应当得到进一步的坚持。
例8.(福州卷第28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为华盛顿赢得了巨大的荣誉和威望。在人们的心日中,他已经成为这个新国家的象征。
材料二 在美国历史上惟一的这次内战中.…·拥有道义和价值观优势的北方取得了胜利。林肯解放了黑奴,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太国崛起》
(1)材料一中的“战争”是指哪一场战争?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宣告“这个新国家”诞生的文件名称。
(2)根据材料二请你谈谈林肯在这场内战中的主要贡献。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这两次战争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共同作用。
参考答案:(1)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 (2)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3)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评析:试题涉及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内战。这两场战争都属于美国资产阶级革命范畴,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美国历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美国经过这两次革命后,国家统一、经济迅速增长,很快成为世界上的头号的资本主义国家。
例9.(莆田卷第31题)
没有科学家的发现,就没有现代人类文明。为了梳理“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九年(1)班组织了一次“我最崇拜的科学家”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
科学家 |
主要成就 |
评价或地位 |
牛顿 |
建立牛顿力学 |
(1) |
达尔文 |
发表《物种起源》 |
物种起源的探索者 |
爱因斯坦 |
提出 (2) |
现代物理学的泰斗 |
(3) |
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
杂交水稻之父 |
正是这些灿若晨星的科学巨匠用充满智慧的探索与发现,共同构筑了改变人类命运的科学殿堂。在这次探究活动中,你最欣赏科学家的品质是
(4) 。 |
参考答案:(1)现代科学之父。 (2)相对论。 (3)袁隆平。 (4)谦虚;勤奋;完全拼搏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答出其中1点即可)
评析:本试题透过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成就与评价,从中认识到“没有科学家的发现,就没有现代人类文明”,特别是第(4)问前面的叙述,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敬,并从中感悟到科学家的品质。
3.注意运用新材料设置试题情境,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体现人文性
全省各设区市的历史试题已经改变过去较为传统直白的设问,综合运用邮票、歌谣、广告词、电影、货币、照片、报刊、网页等材料。既创设了鲜活的新情境,又扩展了新视野,符合初中学生心理和年龄特征,也让学生享受着答题过程中的乐趣。
例10.(南平卷第10题)
方寸之间传递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右图邮票发行于( D )。
A.2008年 B.2009年 C.2010年 D.2011年
例11.(莆田卷第6题)
年号夺取吉利吉祥、国泰民安的含义,或是显示皇权的神圣。“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其中用“贞观”作为年号的皇帝是( B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例12.(南平卷第30题)
红歌——对党和祖国的革命赞歌。一首红歌,记录一段峥嵘岁月;一首红歌,象征一面光辉旗帜。为了迎接和庆祝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某校团委决定举办《唱响红歌颂党恩》活动,邀请你伴着红歌旋律一同参与。
【红歌诠释征程篇】
(1)与右边歌词相应的史实有哪些?(写出两例即可)[来源:Z+xx+k.Com]
(2)模仿例子,写出与红歌歌名相关的历史事件(现象)。
举例:《松花江上》——九一八事变
①《过雪山草地》——②《卢沟谣》——③《在希望的田野上》——
【红歌演绎史诗篇】
(3)根据下列歌词和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难忘开国大典的礼炮,激荡了亿万人的热血。难忘那场春风化雨,滋润了大江南北。难忘那回归盛典的升旗,激起了亿万人的热泪。
---------------摘自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历史图片 |
|
|
|
对应歌词 |
开国大典 |
A |
B |
深远影响 |
C |
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
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一国两制”构想首先得到实现。 |
【红歌宣传感悟篇】
(4)右图是校团委未制作完成的一张红歌宣传海报,请你将年代和主题补充完整。
(5)你认为唱响红歌有什么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1)中国共产党成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革命圣地延安。 (2)①红军长征;②卢沟桥事迹(七七事变);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A.春风化雨; B.回归盛典; C.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4)年代:1921~2011年。 主题:《唱响红歌颂党恩》歌咏会;光辉历程红歌会;庆祝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红歌会;唱响中国等。 (5)热爱党和祖国;唤起红色记忆;勤奋学习,热爱生活;牢记革命传统;得到艺术享受;净化自己的心灵等。
评析:试题设置的情境取材于现实生活,如邮票、史学常识、红歌等常见的题材。一方面试题设计符合初中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另一方面试题选取具有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素材,能够起到教育的功能。这些不同类型材料的引用,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验历史、感悟历史。例14的材料解析题中的题引的设置,体现了命题者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
4.图文(表)并茂,版面设计丰富多彩,体现多样性
各设区市试题版面设计均呈现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形式。试题涉及到历史地图、人物图像、文物图片、漫画、数据等图表直观材料,适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地调动初中学生的阅读,从而有利于学生解答问题。
表六:各设区市试卷的图(表)数量
设区市
内容 |
福州 |
泉州 |
莆田 |
漳州 |
宁德 |
三明 |
南平 |
龙岩 |
图(表)数量 |
15 |
15 |
11 |
8 |
17 |
20 |
15 |
8 |
例13.(漳州卷第29题)
历史大事年表浓缩了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以下年表,回答问题。
年代 |
重要事件 |
1640年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
1687年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发,标志自然科学的确立 |
1689年 |
英国《权利法案》颁布 |
18世纪60年代 |
英国开始工业革命 |
1776年 |
《独立宣言》发表,美国诞生 |
1789年 |
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发表 |
(1)《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作者是谁?
(2)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进入一个什么样的新时代?
(3)表中各国的法律文件在当时都起到了什么作用?
(4)纵观这一时期,欧美主要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两大时代潮流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参考答案:(1)牛顿。 (2)蒸汽时代。 (3)推动了人类社会民主政治的进程。 (4)资产阶级革命和科技革命;联系:资产阶级革命为科技革命准备了条件,科技革命巩固和扩大了资产阶级统治。
例14.(龙岩卷第30题)
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完成。
步骤一:走近美国历史
(1)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它诞生的标志是什么?19世纪70年代后,美国抓住哪一次历史机遇,一跃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
步骤二:探究中美关系
1949年以来中美关系之间的重大事件
时 间 |
大 事 |
1950年 |
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企图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抗美援朝。 |
1962年 |
煽动一些亚洲国家与中国发生冲突和边界纠纷。 |
1965年 |
中国政府发表声明“美国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侵略是对中国的侵略”;美国国防部长宣称:今天中国是美国的主要敌人……存在着同中国开战的危险。 |
1972年2月 |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
1979年1月 |
中、美共同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
(2)根据表格内容,概括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美两国关系变化发展的趋势。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是什么?
步骤三:展望中美未来
(3)你认为怎样才能建立长期、健康和稳定的中美关系?
参考答案:(1)《独立宣言》的发表。第二次工业革命。 (2)中美两国关系从对抗(对立)到正常化;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3)双方应坚持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妥善处理台湾问题;加大各领域的合作和交流,增进互信;不搞霸权主义,共同促进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评析:每册历史课本后面都附有历史大事年表,通过大事年表的形式,把重要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构建一种主题式的知识体系,这对于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和理解重大历史事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读书,深化课文知识引发思考,形式可取,导向正确。
例15.(福州卷第30题)
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图示解析】
丝绸之路.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都是中国开放沟通、拥抱世界的证明。
图6
(1)图6中①处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应填写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图片赏析】
中国古代有许多举世闻名的创造,享誉世界。
图7 图8 图9 图1O
(2)以上图片中哪一项发明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有利的航海技术条件?(2分)
【史料分析】
中国在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图11 图12
(3)图11和图12反映明朝中外关系史中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4)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为什么会出现图12中粱启超所说的这种现象?
【历史感悟】
(5)综合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这个角度谈谈体会。
参考答案:(1)长安。 (2)指南针。 (3)郑和下西洋。 (4)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5)中国古代文化光辉灿烂,丰富了世界文化,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评析:本题的四大发明用图片的形式展现,学生容易理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现行初中各种版本教材都能做到图文并茂,今年的各设区市的中考历史试题继续保持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运用图表来考查学生对图表处理的能力,考查学生从图表转化成文字的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从图表信息中提炼出有效信息的能力,这对于调动学生平时学习时更加重视图表功能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5.加强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突出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过程性
课标指出: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等。今年这方面的试题设计明显增加了,体现学习的过程性。
例16.(三明卷第4题)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小燕同学根据相关史实制作了以下示意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A )。
A.三国鼎立 B.北宋与辽、西夏并立
C.南宋与金对峙 D.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评析: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图示法往往能把较为复杂的历史事物转化为简单的图示,经过图片的表示,一目了然。
例17.(泉州卷第26题)
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 商鞅变法的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角色扮演】
(l)根据上述材料同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技变法?为什么?
【理解学习】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
【方法探究】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黄鹏和刘芳产生了分歧(见图10)。
图10
(3)评价历史上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方法是什么?
评析:本题通过一个一个步骤引导探究历史问题,通过提示,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思考。在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值得提倡。
6.联系身边的历史,关注乡土教育,体现地方性
由于地方史教材未能全部进入各设区市的课堂,现在只有小部分设区市能结合当地乡土历史,能以学生身边较为熟悉的事件作为试题载体,将中国历史与乡土历史有机结合起来,把地方发展与中国历史的发展联系起来,使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激发其爱乡情感,进行乡土教育。其中漳州、龙岩两个设区市的地方史所占的分值最多。
例18.(漳州卷第1题)
1. 迄今所知,中国南方最古老的石刻是漳州仙字潭摩崖石刻,它位于( D )。
A. 东山 B. 云霄 C. 平和 D. 华安
例19.(漳州卷第2题)
2. 能有力见证漳台文化交流的景点是( D )。
A. 南山寺 B. 江东桥 C. 漳州威镇阁 D. 龙海白礁慈济宫
例20.(龙岩卷第4题)
闽西境内最早的行政建置开始于( A )
A.西晋 B.东晋 C.唐朝 D.南宋
例21.(龙岩卷第5题)
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安德烈来闽西考察后曾十分激动地说:“这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生土建筑——神话般的居民住宅,也是世界住宅史上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他赞誉的是( C )。
A.连城培田古民居 B.汀州古城墙 C.永定土楼 D.蛟洋文昌阁
例22.(南平卷第5题)
在某一朝代的疆域中,我们南平地区属于“江浙行省”。这一朝代是( D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评析:地方史的考查功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漳州、龙岩两设区市考查地方史的内容较多,南平地方史与中国史相结合较好,将地方史的知识放在更大的视野中去审视,达到很好的效果。充分挖掘地方史材料,有助于学生关心自己的家乡,关心身边的事。
7.提供多种参考答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体现开放性
课标指出: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今年试题的在这方面设置较好情境,体现更多的开放性。
例23. (龙岩卷第27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秦军战绩 |
全胜 |
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 |
败北 |
58次 |
3次 |
4次 |
——摘编自栗劲《秦律通论》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表明他什么思想?
(2)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与他的哪一项变法措施相对应?他的变法措施中对秦国封建制的确立和巩固起了关键作用的又是哪一项?
(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1)商鞅;根据时代变化和需要,进行改革、变法的思想。 (2)奖励耕织;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3)按层次给分。一层次:通过变法,秦国封建经济得到发展;秦军的战斗力不断加强;使秦国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二层次:通过变法,秦国废除了奴隶制度,建立起了封建制度;封建经济得到发展;秦军的战斗力不断加强;使秦国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评析:本题的第(3)问按层次给分。通过不同层次给不同的分数,提供多种层次的参考答案,学生答案不拘泥于参考答案的叙述,这种参考答案的设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体现开放性。目前这种参考答案的设计相对较少,在今后的试题设置中应当加以进一步加强。
例24:(莆田卷第29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
材料二 日本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主要手段是购买技术专利和图纸,在短期内集中了其他国家长期以来开发的成就,然后结合本国特点进行改造提高。……日本政府长期坚持“教育先行”战略,重视人才培养。教育经费1950年为1599亿日元,1972年增至40244亿日元,占当年政府预算的20%。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这一时期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是哪一国家?
(2)根据上述材料,促成日本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因素有哪些。
(3)这一时期的日本与当前的中国在发展经济方面有着许多共同经验。请结合材料二
和所学知识加以评论。
参考答案:(1)美国。
(2)引进先进技术;与本国国情相结合;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
(3)两国都善于学习他国的长处;都意识到科技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少走弯路。
评析:本题的第(3)问评论设计较为开放,学生可以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畅所欲言。不但要了解中国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性,而且要提升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这样的评论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试题存在的不足之处
1.试题叙述有不够严谨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从八个设区市试卷中,均发现一些叙述表达不够严密、用词不够恰当等问题,改错辨析的答题要求表述不规范。题目设计给出的信息不够,不足于获取历史信息回答问题。这方面需要命题者更加细心、努力做到表述准确,设问与答案之间的关联。
例25.在长江流域的某原始遗址,发现了距今约七千年的稻谷和稻壳。据此推断,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A )
A.河姆渡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炎帝部落 D.黄帝部落
例26.2011年4月,英国皇室为威廉王子举行盛大婚礼,引起全球关注。从中可以看出这一国家的政治体制是( B )。
A.议会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中央集权制 D.总统共和制
评析:例27题中的“据此推断”存在着证据不充分的情况。单独从上面的考古发现,不能推断出上述的结论。例28题从婚礼中可以看出这一国家的政治体制,也是比较牵强的。这种类型的题目是命题者先有答案,后进行设问。
例27.“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以下属于诗词里“汉武”的功绩是( B )。
A.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B.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制,改善用人制度
D.设立行省制度
评析:本题中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封建专制王朝统治的需要,把儒学作为封建统治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儒家学术在封建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正统地位,符合统治者的需要,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列入“汉武”的功绩值得商榷。
例28.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措施是引导农民参加( C )。
A. 人民公社 B. 公私合营 C. 生产合作社 D. 包产到户
评析:本题中题干的参加与选项中的B项“公私合营”、D项的“包产到户”不相匹配。选择题中的四个选项应当是同类型的,无论是正确选项还是错误选项,从语句表述上都应当科学、通畅。
2.试题的题干情境设置还不够理想
全省各地市的试题都在不断地向前推进。当然,还存在着有些题目较为直白,一些选择题没有更好地设置情境,试题的题干单调、没有新意;一些材料解析题或综合题的考查内容仍存在大面积记忆的试题,考查角度陈旧,命题还没有完全从传统命题方式转变过来。
例29.作为我国科教兴国奠基工程的是( C )。
A.幼儿教育 B.中等教育 C.九年义务教育 D.高等教育
例30.以下条约中,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是( D )。
A.协约国同匈牙利签订的和约 B.《凡尔赛和约》
C.协约国同土耳其签订的和约 D.《九国公约》
例31. 1945年4月30日,将红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的是( C )。
A. 英军 B. 美军 C. 苏军 D. 法军
评析:例31、32、33题题干直白,学生答题时,相对比较突然,应当有一定的引导语过渡,这样做会更加自然。
例32.归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专题名称,可以用( A )。
A. 迈向近代大门 B. 确立等级制度
C. 争取民族独立 D. 世界成为整体
运动名称 |
|
口号 |
“民主”、“科学” |
人物 |
陈独秀、胡适等 |
例33.表l中的“运动名称”一栏应该填写( B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 表1
评析:例34题归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专题名称,这种情境设置,指代不明,会容易引起争议。例35题表1中用“运动名称”进行设置也不妥,这是历史事件,应当用历史专业术语进行设置,不能因为后面的选项有“运动”两个字,然后就设置“运动名称”。
例34.图4是一幅世界著名的油画。你看,画中人正在对你微笑。创作这幅画的作者是( D )。
A. 哥伦布 B. 莎士比亚
C. 但丁 D. 达·芬奇
评析:本题试图设置一个比较轻松的导语,但题干中出现口语化倾向,“你看”不太符合历史试题的要求。
3.试题引用材料仍没有标明出处
经过几年来的实践,目前试题引用的材料比较规范。但一些试卷中的材料解析题的材料没有标明出处,同时也出现了多则材料之间彼此所表达的主题不相吻合,有些材料相互之间没有内在联系,不适宜在同一道试题中出现。今年有一个地市在材料解析题中出现填空处,这种形式不值得提倡。
例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当年,它只有几十个成员;
28年以后。它就成为领导着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了。
——摘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光明日报》2011年4月27日)
材料二
(1)材料一中“当年”指哪一年?
(2)材料二图4中“一代伟人”指的是谁?
(3)材料二图5中所指的年份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的“起跑点”?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1)1921年。 (2)毛泽东。 (3)因为1978年(这一年)中国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4)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适合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评析:材料二中的图片没有注明出处,这种网络下载的图片使用时应当更加小心。而且单从图中没有足够的信息量可以正确回答问题。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
例36.在小组合作讨论中,针对下图美国银行纷纷倒闭的根本原因,小雨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影响”。你赞同他的看法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评析:本题中的材料没有标明出处,材料中的纵坐标没有标明单位,试题选取材料时,应当更多考虑到其来源、科学性等问题。
例3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
——钱穆《孔子传》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向封建礼教发动猛烈攻击,斗争锋芒直指封建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北师大八年级(上)》
材料三 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图4)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
图4
——《中新网》
(1)材料一中孔子“集其大成”提出了什么思想主张?(举出一例)
(2)材料二中的“倡导者”以哪两面旗帜试图“打倒孔家店”?之后《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它的创办者是谁?
(3)材料三中国家博物馆塑立孔子雕像的出发点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可以发现: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们对孔子有不同的认识。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时应把握哪些要点?
参考答案:
(1)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任举其中一例即可)
(2)“民主”与“科学”;陈独秀。
(3)弘扬和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①应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②要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③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客观公正等等。
评析:本题中的材料三的使用欠妥。因为孔子青铜雕像4月份就搬家了,不在国家博物馆前面。这种一时在网络上出现的事情要用到试卷上,要特别留意其最新的动态,在考查设置时也应当更加理性一些。
例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规定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这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摘自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例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0%,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日本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同时每年把全部财政预算20%以上投入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日本产品的竞争力。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评析:例38、39题的材料直接来源于课本,最好能够使用的是第一手材料。
4. 试题引用的图片功能发挥不充分
全省各地市试卷都选用了众多的图表资料,丰富试题的呈现形式,但有些对图表所考查的功能没有开发出来,多数图片只是映衬和装饰,大量图片需要借助文字说明才能发挥效应。有些问题设计没能充分挖掘图表信息,不能有效考查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理解历史的能力。有些图片不清晰失去意义。
例40.图2作品中提出的主张是( C )。
A. 维新变法 B. 实业救国 C. 师夷长技 D. 适者生存
评析:本题的图片可以不用,也能作出选择。因为图片下面又注明了《海国图志》。对图片的考查功能没有开发出来,图片只是映衬和装饰。
例41.右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历史教材封面,这本教材编写的内容应该是( A )。
A.中国古代史 B.中国近代史
C.中国现代史 D.世界近代史
评析:使用课本封面来考查学生还是第一次。这种考查没有历史感。可以利用课本封面上的图片进行考查效果更好。
例42.右图为1972年2月中国国宴上的情景。图中总统十分熟练地使用中国餐具---筷子,这是他在访华前花几个月才练就的技艺。他的真正用意是( D )。
A.加强美中经济合作
B.研究中国饮食文化
C.洽谈国际环保事宜
D.促使美中关系正常化
评析:图片的选择与选项的设置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使用中国筷子只是生活中的一个细节,还不能上升到促使美中关系正常化的高度。
每年的中考历史试卷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上述这些问题,各地市的教研员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命题过程中,尽量避免上述这些问题的出现,交出一份各方都能满意的试卷。
六、命题建议与改进意见
1.发挥各种题型的特有功能,尤其是综合题要体现综合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的特点,要加强学科内容的融合,切记牵强附会、生硬拼凑。
2.遵循题型特有的编制规范,选择题的题干表述尽量采用陈述句,备选项的选用应做到不超标不抄纲。材料解析题要关注材料来源、材料主题的确定,多则材料的关联和组合的合理性等问题,提高试题的信度和效度。
3.关注命题技术更新和创新,创造性地运用和改造现有的题型,使之适应新课程评价的需要,这一改造不应只是形式的变化,而是使新的形式能够容纳新的考试内容,能够是新的考试理念和考查目标。随着网络阅卷的逐渐铺开,要开发编制出符合网上阅卷的试卷的格式。
4.注重试题表述的科学严谨,试题陈述必须做到无科学性错误、语言简明易懂,无歧义。材料来源可靠、表述正确。解题指导语简明、完整、指向明确。
5.控制试题难度。在命制试题之前,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做好对教学状况的调查研究和考前测试。面向全体学生,按照课程内容的难度等级和学生学力的高低等级设计试题和整卷的难度,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是设计试卷的底线,在此基础上设计不同难度的试题,形成合理的坡度,体现一定的区分度。
6.制定合理的试题结构。个别地市应适当控制试题的数量和阅读量,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充分发挥创造能力的空间。建议各设区市严格按省颁《考试大纲》规定知识内容的比例执行,合理分布各知识板块。
7.重视命题人员的培训和交流,提高命题人员素质。经过多年中考命题磨练,各地已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命题队伍,教育行政部门的视角要从关注命题人员的培训上岗转向关注已培训人员的继续培训。通过加强各设区市间命题者的交流与协作,进一步开阔命题者的视野。通过命题人员的进一步培训和研修,不断提升命题者素质,为中考命题质量的提高提供人才保障。
8.重视每年省评估报告,做到扬长避短。每年省评估报告都针对当年的试卷做了全面的评估,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每年命题之前必需重温一下这份报告,做到扬长避短,避免再次出现相类似的问题,做到每年都前进一步,逐步做得更好。
9.正确处理命题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新课程实施以来,中考试题大多能以学生为本,注重人文关怀。版面设计图文并茂,试题注重情境设置,同时给学生以必要的提示以防出现答题失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偏差,不能恰当处理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导致出现过于追求试题呈现形式,而忽视考查内容的倾向,过多的图片、提示语和情境,不仅增加阅读量,而且版面繁杂,分散学生注意力,最终事与愿违。应重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七、教学建议
1.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体现课改理念
把握中考试题对中学历史教学正确的导向作用,以此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针对开卷考试,严格按照《课标》和省《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注重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学要避免专业化、成人化的倾向,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2.教学形式要多样化,进一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和图表中汲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是课改所倡导的一种能力,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识图能力的训练。注重历史概念、历史专有名词的教学,加强规范化训练,克服错别字。
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历史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切实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3.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历史教学要体现时代性
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要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
将历史与现实有机联系,关注与历史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以期起到“以史鉴今”的作用。
4.注重开发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
乡土历史教学是历史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开发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并将乡土史与中国史有机联系起来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