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不光是学习的直接动力,而且也是可持续学习的助推力。我们培养科学人才,就要从小引导他们爱科学、接近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地为学生搭建形成学习兴趣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使得科学课教学更加有效,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现做以介绍:
一、“变形根”———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一些有难度的科学现象理解起来会有些困难,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尽量化难为简,争取用“微言”解释“大义”。例如,在学习《根和茎》这一课时为了说明“胡萝卜是一种特殊的直根”,我就给学生“编”了一个故事:胡萝卜的根原先并不是这么粗的,因为大白兔特别爱吃胡萝卜,胡萝卜就将自己所有的营养都集中在了根部,才变成现在这样粗粗的样子。胡萝卜的根为了贮藏养料,变得粗肥多汁,因而形态发生改变。如果只给学生讲解理论,学生难以理解,加入了故事,学生便可以在惊讶中掌握了科学常识。
二、“实地考察”———给学生实验的机会
小孩子对周围的世界总是感到新鲜有趣,总是爱寻根问底,这种好奇心产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十分可贵,因为任何有效的学习都是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当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教师应努力提供尽可能多的观察、实验、考察、调查等实践机会,使得课本中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感性化,实现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并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能力和体验。
三、“结合娱乐性”———游戏教学
游戏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更喜欢做游戏。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游戏不是简单的活跃课堂气氛的工具,而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必须是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结合教学内容,把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分解并将其融入其中,做到知识性与娱乐性的完美结合。
四、“从生活中学习”———生活化教学
科学课程是由一个个生动有趣而富有探究性的实验组成的,学生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我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饮料瓶、包装盒、气球、泡沫板都可以是实验的好材料。
五、“不胫而走”———学科综合显趣味
在四年级《骨骼》一课中,我就将科学和语文进行了综合。胫骨位于小腿内侧,是小腿主要负重的骨,因此又叫小腿骨,如果学生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更好理解成语“不胫而走”了。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我们不应只把知识看作一堆失去了活力与生命力的、静止的符号系统,还应看到,在平静的、平面的知识表面下,还蕴含着丰富的、深厚的精神世界。因此,我们的教学要从各学科知识的内部呼唤出真实存在的丰富多彩的生命情趣,把它们融入到教学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去,为教学情趣的激发和飞扬涂上一层深深的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