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教育以“师”为本的教师行为不适宜现代社会要求
1、现代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发展型人才,需要智商与 情商均衡发展且具有个性特色的有用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有一定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传承式为主,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教师把现成的知识拼命地灌给学生,对学生的要求也是齐步走,一刀切,统一规格,抑制了学生的发展,把充满灵性和生命力的千资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克隆”成一种模式的人与现代社会要求不符。
2、传统的教学对对弱势学生(后进生、学习行为不良的学生)束手无策。你讲你的,他搞他的,没兴趣,听不懂,你批评,他失去信心,久而久之越掉越远。
3、传统的教学行为只注重智力,勿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要知道成功者不一定是高智商而是高情商者。
4、传统的教学行为只注重知识的结果,勿视知识的探究,走向社会后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差。
所以,我们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创建新的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才能实现新课程发展目标。
二、新课程以“生”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理念
1、新的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也不是知识的容器。
新学生观凸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应该把学生看成具有巨大的有发展潜能的发展中人。
2、新的教师观
教师是学生与知识之间的中介,是学生的朋友。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
教师是课堂设计专家
教师是鼓舞者,让学生自主观察,当学生实验和讨论时,教师只要积极地看、听, 给学生心理上安全感和精神的鼓舞。
3、新的学习观
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习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4、新的教学观
①授学生以“渔”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学习既有的经验与外部信息的转换、重组与优化,知识本质是个人建构的,它来源于人的真实情景互动。
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是授人以“鱼”
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是授人以“渔”。
②授学生以“欲”
从某种意义上讲,授人以“欲”比授人以“渔”更重要。因为“欲”是一切行为的内因,内因“渔”真正动机和行为的起点。
5、 新的评价观
建构主义评价观认为,评价的目的在于更好的为学习者制定教学,获得持续性的发展。
新课程评价观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观注,承认差异,开发潜力,发展个性,促进一切学生全面发展,评价绝不等于考试,考试仅仅是评价的一种方式。
三、有效教学行为原则(爱、全、活、新)
1、爱——新课程教学的首要条件
在备课中要倾注爱
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爱
在课后拓展中要给予持续的爱
2、全——全面发展
①学生是完整的健全的“自然人”,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能,教师要以全面发展、多元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
②课程内容的全面性
有效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把每位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与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和中心任务。
③教学过程的整体性。要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环境,创设全面系统,丰富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完整的学习发展平台。
④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评价过程的宗合性。新课程重视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阶段性评价。
3、活
即有效教学的自主性、灵活性、多样性、开放性为需要而设计
如:教学设计的自主性、灵活性、多样性、开放性为需要而设计
教学方法的自主性、灵活性、多样性、开放性满足不同同学要求
教学模式的自主性、灵活性、多样性、开放性新奇能引起兴趣
教学组织的自主性、灵活性、多样性、开放性教学组织中,有提问、有对话、有沉思、有争议、有活动、有笑声、有静奇、有高潮;教学结构有速度、有适度、有强度,教学安排上有节奏、有弹性、有人性。
教学拓展,教学评价的多元性、灵活性、多样性、开放性。
4、新
即创新。
①教学理念要新。(具体要求:略)
②教学设计要新。(具体要求:略)
③教学方法要新。(举例:略)
④教学评价要新。(举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