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为本,质量为魂,教育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课改成败的透视点是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怎样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如何达成“增效”“减负”目标?如何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学生学习素养?学案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探索。然而审视学案教学的实践现状,更为了能充分挖掘学案教学的价值,在思想认识、优化设计及高效应用方面仍有进一步反思与探究的价值。
一、学案的性质与价值(也许你还不了解我,但我确实很美丽;我算不上漂亮,但我很耐看也很能干!)
(一)学案及学案教学的内涵、性质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构建、方法掌握、能力提升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其关注的侧重点是学生的“学”,功能是“助学”。学案的性质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案,是为学生提供所必需的学习资料、引领学生开展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学案不能替代教材,不能简单罗列学习内容;学案不是课堂练习,不能简单罗列大量习题。
学案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探索阶段:填空与扩展资料相结合。主要采取填空的形式,强化学生对基本知识的了解掌握。这类学案多用于学生预习,主要解决“是什么?”之类的问题,使学生初步积累起一定的感性知识,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这种模式在传统教学下,对老师讲授内容的修正价值很大,但是在新课程下,随着“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中、高考考核目标对能力要求的提升,填空这种单一的学案已经不能承载新的需要。在对学案的功能进一步发掘的基础上,学案发展到成熟阶段:以能力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学案。
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导学提纲、组织实施教学、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二)学案及学案教学的价值定位
1、课程理念体现的集大成者:学案编制与利用体现了学生为主、学生发展为本,带来的是教与学方式的本质变化,体现了以“学”论“教”、以“评”促“教”,说明了学习过程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反映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而这些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甚至可以这么说,新课程理念在学案教学中无一例外地都包含在内。
2、师生合作互动的脚本: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则占主体地位。学案教学便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增强了教学的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学生在自学中探索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思考,又反过来促进老师的教学。
3、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学案的正确的目标导向、有意义的问题探究,既克服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使学习更具针对性,并激活了学生思维,能把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求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学案教学使学生焕发了自主,不断享受到学习的成功喜悦。对学案的整理和妥善保存,也为学生提供了再学习的机会和复习的重要资源。
4、教师施展才华与智慧的有效载体:学案是老师课程理念、教学思想的反映,体现的是老师对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把握、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科学选择与合理利用。学案的修正是教学反思和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完全有理由讲,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发展轨迹。
5、校本教研的抓手与课题研究的新领域:没有主题研究的空泛的教研活动是无序的、低效的形式化的教研活动,而学案教学则给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研究主题与内容,教研组可围绕学案科学设计、合理利用等展开研讨,在提高教研活动实效的同时也必然提升学案编制及利用水平。部分学校还把学案助学与一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展拓了课题研究的领域。
6、“增效”“减负”的有效途径:针对目标、注重能力培养的学案在增老师“负”的同时带来的不仅仅是减学生“负”,更是增老师、学生“效”,带来的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双赢”。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认识:学案编制及学案教学是现代教学思想的传播站、更新观念的着力点、疑难问题的解答地、教法学法的点拨源、教研科研的实验田、教学特色的发掘地。
用足用好这个平台,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养都将大有裨益。它在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方面显示了明显的优势。
二、客观反思实施现状 (你相信吗?司母戊鼎曾经沦落为马槽!)
学案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接受或采纳,但学案编制需要思想上的普遍认同,更需要老师扎实的专业素养功底和克实的辛苦工作。学案教学是改革尝试,其实施成效不一定与简单化的学生考试成绩评估相匹配,甚至会出现背离现象。因此,在实施中还存在认识不一、价值未能充分挖掘等一系列误区与问题。
1、望风而起,难免江苏独立之嫌:历史上辛亥革命在武昌首义成功后,各地纷纷响应,也存在革命投机,如江苏巡抚程德全仅挑下衙门屋檐两片瓦,以表独立。当前学案教学或许也存在该倾向,有借学案教学之名充改革门面之嫌。部分学校在对学案界定、价值、基本要求尚没有思考基础上的实施,必然制约其实施效果。
2、赶鸭子上架,总有太多无奈:跟风的结果,就是赶鸭子上架。从思想上看,老师没有发自内心的认同感甚或对立情绪,其结果最多是表面任务应付。从老师专业水平与编制技能看,相当比例学案仍不尽如人意,表现在基本框架混乱、问题探究缺失、能级层次倒挂等。从实施看,只关注编写,不研究合理应用、督查、反馈、整理、修正。有的学校过于看重学案作用,忽视其它手段使用,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3、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为何受伤的总是我?思想引导与管理制度的不力,会造成教师的分化和学校管理上的负面影响。“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得益的面太狭窄;“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是反对者的托词;“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是不理解者的冷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罢!”,是探索者的无奈。再加上学习效果衡量标准的不一、考试评价的压力,对实践者增加了许多挑战。
三、探索寻觅至真至善(也许我很幼稚,但我的未来不是梦!)
学案教学助学的方向是对的,我们要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强化“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的信念,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学案的科学设计与合理应用,必须了解编写原则、明确基本要求、推敲基本框架、落实合理使用。“入格”是为了“出格”,相信学案教学的明天会更好。
(一)了解编写原则
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包括:主体性、导学性、探究性、层次性、开放性和创新性。
主体性原则:新课程首要的新理念是促进学生发展,学案编制首先要真正体现三个为主:以学生为主、以探究为主、以自学为主。目标陈述、学习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实际,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研究。
导学性原则:学案是导学材料,是助学资源。学案编制要体现正确的目标导向、多角度的问题思考提示、多样化的方法引导。真正体现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服务。
探究性原则:新课程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学案编制时要突出问题意识、探究意识。问题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适当留空以记录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问题设计要有意义,有思维含量,要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展开,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境界和学习效果。
层次性原则:学生之间存在着发展的差异、学力的差异和知识技能的差异,学案的设计,应该而且必须体现层次性,在学生发展的平均水平区域内兼顾优秀学生和后进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在学案的不同板块,也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遵循认知规律,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技能到理论及运用逐步加深。
开放性原则: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学案编制要确立开放的意识,体现开放的教学理念、提供开放的学习内容、倡导开放的学习方式、允许并鼓励开放的探究成果。
创新性原则:学案要努力挖掘师生自身的创造潜能,体现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造条件使学生经常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形成独特的创造力。老师学案的编制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出新。
(二)明确编写要求
“好学案”的标准没有定论。立足三维目标、关注学科特点,体现科学性、针对性;突出问题探究,注重方法指导,体现辅助性;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体现层次性与渐进性;合理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倡导开放、推崇创造,体现发展性;真正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一份好的学案的基本要求。
立足三维目标、关注学科特点,体现科学性、针对性:新课标对教学目标的界定是立体的,既有知识与能力目标,又有过程与方法目标,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案的针对性首先体现于三维目标的锁定,要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功能。学案既要体现能帮助学生梳理、理解主干知识,又要注意方法培养与能力拓展,还要适当渗透培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德的养成等。目标的描述要科学准确,问题的设计要适切,材料的选择要精当。 要符合学科特点。学科不同,学习方法、思维习惯也不同,教学的着力点也不尽相似。如语文重朗诵、赏析和体悟,数学重归纳、论证、推理,思品重辨析、体验,科学重实验操作、规律探索等。
突出问题探究,注重方法指导,体现辅助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采用问题探究是非常有效的。问题的设计要针对目标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解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指导,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会转向会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要提供一定数量的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体现层次性与渐进性:学案是助学材料,在对待学生的学习上要体现尊重个体差异,考虑到不同的学生群体,使他们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展现的舞台和空间。学习活动设计要符合认知规律,体现渐进性。学案也是助教材料,要与教师个性特点、教学专长与风格相匹配。
合理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倡导开放、推崇创造,体现发展性:任何课程资源的开发,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学案的编写也不例外。要科学合理的预设,同时更重视课堂的生成;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原则,重视创新与发展。如问题探究,在指导学生对预设问题探究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不要急于解答,可先反问学生:如何想到这个问题?思路或目的是什么?接着,让班级其他同学讨论、回答,再由设题同学说明,到适当的程度,老师才介入讨论或指导、点评。对学生提问题要从创新、求异、实用方向加以引导,给予正面鼓励。一些复杂性问题在课堂没能完成的,可留到课后继续讨论,有的还可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指导学生课余钻研,参考相关资料或进行实地调查,撰写课题总结或小论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更好的体现学案的思维训练和课堂生成相结合的原则,以达到学案的应有的效果。
(三)推敲基本框架
学案一般应包括:学习目标、课前学习、课堂学习、课后后学习及总结反思几个部分。着力点放在思路引导上,尽力做到学习内容纲要化、问题化,学法指导具体化以及作业梯级化。
学习目标:助学,首先体现在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意义。该部分包括课程标准要求、学习重点等。目标描述可以是三维目标,也可加以概括,关键是明确、清晰。
课前学习:根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要点,完成知识梳理、体系建构;对重难点问题有基本了解与思考。也可联系旧知与后续学习知识,作好学习铺垫。可采取留空式知识建构及思考探究题形式。
课堂学习:基于课前学习的基础及对目标的认识,选取指向学习目标的材料,设计探究问题;精选检测评价题。探究问题的设计,要围绕重点知识,突出方法引导、能力提升。
课后学习:包括作业布置与拓展延伸的实践活动设计。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要侧重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训练,突出方法与能力,锻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总结解题规律和方法。可直接选用经典例题和老师自己设计的题目,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情况也可以设计其它训练形式。训练内容以本课内容为中心,适当联系其它章节相关内容,或联系社会现实、现象,考查知识、方法的活用。训练应体现难度层次的递进,学生按照自己能力水平,不同程度地完成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结反思:从创造力开发的角度看,提出新问题比解决旧问题更具深远意义。在“学案”的最后预留一部分空间,让学生及时进行自我学习反思,这也是补偿学习和教学的重要资源。总结反思可以是重点或易混易错知识的回顾,也可以是方法的归纳,也可以是对老师教学的建议。
(四)落实合理使用
学案教学的核心,一是科学设计,另一是合理使用,而后者更是其价值所在。
1、可提前下发,使学生明确任务并做严格要求,确保课堂学习的有效。同时,教师也可及时把握学习动态。
2、要指导学生根据学案认真预习,引领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课堂教学中不能是“讲学案”,而是“用学案”,要突出学生学习的过程性与主体性。整个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培养为方向。应知的基本知识,由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主要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学生用阐述性的语言表述出来。问题探究中自始至终要让学生明确探究什么,怎么探究,发动学生讨论有没有别的解题方法,并设计变式训练题以拓展学生思维。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或合作探究,老师及时给以指导。要倡导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批判与争论。要引导学生感悟方法,鼓励学生质疑提问。
4、要把学案与其它教学手段结合使用。把学案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不能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学案上,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方法。学案教学还要与传统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等相结合,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5、要及时反馈。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教研组之间的交流反馈。师生交流,要听取不同学业水平层次学生的意见、建议。教研组要经常开展基于学案教学的专题研讨,采取“集体备课”、“同题异构”、专家引领等多种形式。
6、要指导学生重视学案的整理与保存。学案是教师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与教材统整前提下的教学预设,是学习思路的提示,是复习的重要素材,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放大与记载,要重视该资源的积累。
基于学生学习、学生发展的学案教学是教学的创新,是符合课改教改方向的,相信它必将促成学生愉快的的学习心境、端正的学习动机、主动的学习参与、高水平的认识状况、有效的学习合作、多元的学习方式、健康的个性发展,也必然能优化教师教育思想与理念、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期待着学案教学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