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学校管理
问题:教学案印制不规范,浪费严重,怎么办?
解决策略: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后编写的教学案,由各学科教研组长把关审核,教研组长审核后再交年级主任处,凡是不合格的教学案不能通过,返回教研组重新编写;年级主任审验合格的教学案方可签字印发。这样做可以严把质量关,同时又能避免浪费。
问题:使用后的教学案如何管理?
解决策略:我们学校利用周五下午教研组长例会,收交教师本周用过的教学案进行检查和归档。各教研组长要在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后,收齐本组教师本周使用过的和下周将要使用的教学案,交教务处进行检查以及量化积分。教师本周使用过的教学案必须要有个性化的标记,或者二次备课的标记;否者,不予积分。下周将要使用的教学案,检查后及时返还给教师。
2、教研组教研活动
问题:怎样利用教研组活动推动教学案教学?
解决策略:我校历史组推进教学案教学分四步走。
第一步:理论学习。学期初,组织全组教师学习教研室下发的《教学案教学实施方案》,对其进行解读;学习两周,第三周进行测试,考试成绩计入教师量化积分。平时,利用每周二上午的教研活动时间和每周四夜晚的理论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学案教学的理念、编写要求、基本环节、操作流程等理论,同组教师相互交流、质疑、解难。教师每上一节课,都要写教后反思,每周要写一篇教育叙事,每月要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后感或心得,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
第二步:以“三课”活动为载体,尝试教学案教学。一是加强集体备课,把集体备课和编写教学案结合起来,学校领导包组蹲点,及时解决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发挥备课组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把讲授公开课和教学案教学结合起来,利用周一上午本组教师围绕公开课所定篇目,按教学案的基本环节备课,编写出初步的教学案,然后由主讲教师在一个班内实施教学,其余老师参与观摩。评课时根据课堂情况对其进行修改,再在其余班级推行。
第三步:是全面铺开,人人过关。全体教师逐课推行教学案教学。
第四步:举行教学案教学的大比武活动。以此活动带动教师深入开展教学案教学探究与实践,开展校级教学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深化校本教研,尤其是教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使用,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3、教师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利用教学案教学以来,教师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案编写虽然费力费时,但方便课堂教学。编一节学案,教师多方考虑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学生,查阅各种资料,办公桌上摆放五、六本资料书,教师忙着设计学案、筛选习题,费时费力,而课堂上,学生读课标、读教材,按照教师的学案设计梳理知识,然后作习题。教师课外忙,学生课堂忙。
(2)教师的工作流程发生了显著变化。实施教学案教学,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体现在教师工作流程上发生了新变化,此前教师备课抄教案、上课满堂灌、课后为了作业叹,劲没少下但成绩确实让人发愁。现在,教师的主要时间放在课前准备与课堂的调度上,作业在课上完成,备课、上课的时间与精力均有了保证,工作起来更有激情。
(3)课堂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实施教学案教学,课堂的气氛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小组讨论多了、学生展示多了,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交流多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近,关系越来越和谐,师生的心理和情绪越来越轻松。
(4)解放了教师的思想,为教改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理念,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释放出更广阔的空间。
(5)对教师提出了新挑战。
使用教学案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如果不研读教材,不翻阅资料,不了解学情,那么所编写的“教学案”能说是高质量的吗?课堂上教师既要是导演,又要成为参与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少而精,不要大讲特讲。如果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是很难适应这种教学形式的。
教学案教学虽然转变了教师的观念,但有部分教师对使用教学案产生了误区,表现为:误区一:不少教师认为“教学案”就是教案的简化。误区二:不少教师认为“教学案”就是让学生自学教材。误区三:不少教师将“教学案”当成了教材。误区四:教学案就是练习题。
二、对教学案各环节编写内容的界定
教师对教学案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体系出发,对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教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我认为教学案各环节编写内容应严格界定。
1、课时学习目标的界定
课时学习目标是学科目标与具体教学内容的结合和具体化。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又是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检测的总纲。有了目标的定向功能,学生学习就有了方向,它能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养成主动预习,自觉达标的习惯。
课时学习目标的制定,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已有知识来确定。学习目标是课标的细化,课标中没有的内容、比较模糊的内容、无法考查的内容不能作为学习目标;教材中超出课标的知识、要求较高的知识也不能作为学习目标;脱离学生已有知识的内容也不宜作为学习目标。
2、课前预习导学的界定
预习导学是教学案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前的必要准备,预习的充分能使学生学习事半功倍。预习导学部分的题目,教师要精挑细选。然而,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案编制任务,随意从资料书上剪贴几道题,不是重复就是偏难,或者脱离学习目标。
课前预习导学题目,应依据学习目标和教材来确定,突出基础知识,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文就能回答出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难题、偏题、怪题的出现。预习导学题型可分为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多种题型。
3、课堂学习研讨的界定
课堂研讨部分是教师最难驾驭的部分,由于学习小组的建立不够完善,表面看学生在合作学习,但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小组合作成果的呈现成了小组长的专利。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要紧扣课标突出重难点,问题设计要通过学习小组的合作交流才能完成,要有一定的难度。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达标检测题的界定
达标检测要围绕学习目标精选习题,习题要有梯度,不能与预习导学和学习研讨题目重复,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题量不能太大,以学生当堂能完成为准,一般以5个选择题和一个非选题为宜。教学案使用后要收上来,看看学生做了没有,做的怎样,要加强反馈,及时查漏补缺。
5、课后拓展延伸的界定
课后拓展延伸题目,应是本课内容的总结,或是一类知识的比较,或是学生学习的心得体会,也可结合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确定;其应具有拓展性和延伸性,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提升。
三、教学案教学存在的困惑
教学案教学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当然,我对教学案教学也存在着困惑,百思不得其解。
困惑一:预习环节用什么时间完成?预习环节全部放在课外不行。第一:我们的学生自律性太差,课外时间很难做到自主学习;第二:学生的课外时间少得可怜,从早晨五点半到夜晚九点钟,除了吃饭和打扫卫生外,就是在教室上课,何来时间预习?第三:初中学生每天至少上八节课,农村初中每天上十几节课,如果都放在课外预习的话,学生还有吃饭和睡觉的时间吗?
放在课堂上预习,费时太多,学生把课文阅读一遍需要10分钟,做完预习题需要10分钟,构建知识框架需要10分钟,学习研讨需要15分钟,达标检测还没有进行就已经没时间了,怎样做到堂堂清呢?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每节课都要“欠账”了!
困惑二:课后拓展延伸题何时了?顾名思义,其应放在课后来完成。如果放在课后的话,真正是“下课就放在脑后”了,第一:学生课后没时间,第二:学生课后不去做。农村初中的学生,课后连5%能完成的都不到。
放在课堂上来解决,哪有时间呢?因为,课堂上各环节已被安排满满的了。
困惑三:大量的印务怎么办?现在,各学校财务困难,只能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而教学案教学需要大量印刷教学案,每学期几万元的资金何来?能否用练习册或者小黑板等其他手段来代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