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咨询电话:
福建省学习科学学会
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台湾教改20年:“自下而上”经验值得借鉴
发表时间:2014-05-13     阅读次数:     字体:【
        今年是台湾教育改革20周年,台湾也纪念反思这场教育改革运动,有人说,台湾教改是失败的,也有人说成大于败。它成了什么?败了什么?

  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台湾社会向多元化转型,旧的教育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需要,民间要求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1994年4月10号,台湾大学黄武雄教授号召组成“四一○教改联盟”上街头大游行(简称“410大游行”)。台湾两百多个民间团体,3万多民众走向街头进行游行,向政府强烈要求进行教育改革,提出:落实小班小校,广设高中大学,推动教育现代化,制定教育基本法。

  “410大游行”对台湾教育弊病的批判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升学主义,片面追求文凭、学历,导致了学业负担过重;第二是管理主义。大游行批判教育行政化;第三是粗廉主义,培育廉价的教育,而不关注教育的品质。

  台湾教育改革为台湾的教育体系带来一阵龙卷风式的改革。但二十年来,教改却出现功过难论的风评。有的人认为,整个台湾的教育改革时间很长、规模很大,是失败的。

  启示一:台湾教改是自下而上的改革

  台湾教育改革跟中国大陆的教改有一个非常本质性的区别,它基本上是自下而上的改革,是由基层的公民社会运动来推动政府改革,这个改革的动力是来自民间,然后政府响应,政府推动整个改革。

  以“410大游行”为代表,和后面若干次重大的教育运动大游行,围绕这个主题报告的起草,教育改革始终处于非常热门的社会话题,有一个广泛的公众参与和社会共融的过程。社会各界的人士全部参与进来,一起讨论,才有可能使改革据测比较容易建立民营的基础,比较容易去推行。

  虽然台湾教改的这些政策会带来新的问题,但是杨东平认为,台湾教改能够反应和吸纳民间教育诉求,推动改革。“任何环节出了问题可以随时叫停”这点是值得内地学习的。比如教科书多元化造成了家长教育费用增加,这项政策在实行了六年之后因为效果不好就停止了。

  启示二:“小班小校”的布局值得借鉴

  20年前台湾教育改革中提出的“小班小校”,是值得内地学习的。

  “内地的教育现代化进程是以发展大班大校、巨型学校、航空母舰作为现代化追求的,彻头彻尾背离了现代化教育。内地最著名的中关村三小有三四千学生,而欧洲的小学通常都是在两三百人左右,也就是小班小校。虽然现在内地有提出治理大班额,但是现在所有政策还是在推进学校规模化发展的”,杨东平评价道。

  在杨东平看来,这些政策的背后都有一些很清晰的理念,比如中小学的社区化,这是台湾教育非常大的一个议题。教师多元化和职业化使得台湾教师协会成为强有力的社会组织,尊重多元文化价值,为原来国家陈旧的意识形态注入新的价值。

  启示三:台湾的教育改革更关注教育哲学

  台湾教改跟国内教育改革相比有明确的教育哲学和教育指向。台湾教改的教育哲学是人文主义的哲学脉络,强调人本身不是目的,不能被上帝只当作工具,台湾教改中的儿童的教育哲学,怎么把对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建立在一个比较科学的基础上。

  曾走访台湾多所小学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王丽称,台湾的生活教育做的非常不错。台湾小学生也让人感觉比大陆小学生要轻松快乐,台湾学校的所有清洁工作都由小学生负责,包括校内公共场地卫生打扫,都是孩子们课外自己负责的。

  “国内教育改革无论政府和民间的声音往往围绕社会出现的热点问题,像营养午餐、小升初,多是就事论事的问题。一直到去年11月在西安召开的NGO全国教育年会第一次发出这个声音,要关注教育哲学的问题。台湾的教改对台湾教育的路径有一个清晰的概念,通过把教育重建跟社会重建结合在一起,不是教育内部的自我改革,所以台湾教改的学校社区化等等都体现了这些价值”,杨东平说道,我们的教育改革所作所为到底是为了什么?不能只是跟在社会热点的后面,要有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关怀。

 
上一篇:省教育厅部署强化学校安防工作
下一篇:37万所中小学校的会计工作有了新规矩